大禹治水:留在陇原大地的遗迹与传说
2023年02月24日
字数:4,948
版次:03
□ 任 重
任重 甘肃会宁人。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高级工程师、高级职业指导师、副研究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日报》特约撰稿人,兰州财经大学书画协会主席。作品有诗集《乡关》、专著《商论》、散文集《灵魂的花朵》等。
迄今为止,距大禹治水已有4000多年历史。从先秦时起,华夏民族就把大禹治水视作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真实重大事件。到了现代,学者们则大多视其为神话传说。
无论是神话还是历史,大禹治水无疑是我国古代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演化进程中发生的一场规模宏大、地域广阔、成效显著、影响深远的大事。他的丰功伟绩,数千年来被后世所传颂,其事迹在《尚书》《山海经》《论语》《淮南子》《墨子》《史记》等文献中均有记载。大禹治水呈现的不仅是一种与其个体相关的历史功绩,而且给后世华夏子孙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大禹治水的精神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象征,也已然内化为中华民族魂。大禹治水精神直到今天仍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激励着人们奋勇前行。
出于雍梁 导河积石
尧舜时代,洪水一度给华夏居民生存造成巨大威胁。据《尚书·尧典》记载,“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当时,尧舜部族联合体被围困在山陵之上,农田被淹,遍地饥荒,万民一片哀叹。在大禹之前,台骀、后土、鲧等前辈就已尝试过治水,特别是禹父鲧的治水经历为禹之后的治水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尚书·尧典》记载,为战胜其时前所未有的大洪灾,在尧舜部族联合体议事会上,尧询问谁能领导万民治理洪水,“四岳”(部落首长)均推荐了鲧。尧担心鲧不能担当此等重任,四岳则规劝尧不妨一试。于是,尧即任命鲧领导万民治水。从此,鲧历经九年治水,并盗取天帝的息壤阻拦洪水,未能成功,却激怒了天帝。天帝令火神祝融处死了鲧。鲧被杀后,尸体一直未腐烂。天帝害怕鲧复活,就派人用刀划开鲧的肚子。传说从鲧的肚子里飞出了一条龙,直上云霄。这条龙就是鲧的儿子禹。
鲧死后,洪水继续泛滥,一直持续到舜帝时期。禹,亦称大禹、夏禹、戎禹,原为夏后氏部落领袖。尧死后,舜继任为部族联合体首长。四岳建议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舜帝遂委派禹继续治理洪水。天帝也把息壤送给禹,帮助他治水。
《庄子·秋水篇》中有如是说法:“禹之时,十年九潦。”大禹治水的起因有二:一是传说中的“水害”共工。《淮南子·本经训》云:“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尧典》中也提到了反叛者共工。据说,共工撞折了连接天地的支柱不周山,从此天倾西北,水流东南,洪水到处涌流。二是这次空前的洪水灾害,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灾情相当严重。现代天文学资料也佐证,距今4000年前的确因九星地心会聚引发了各种自然灾害。在这些灾变中,尤以洪水为大。若以现在的地质图作对照,正好与全新世黄河在下游泛滥形成的冲积扇大致相合。
古雍州、梁州(今陕、川两省和甘、青的东部)是大禹的出生地和老家,也是大禹治水追根溯源之所在。《史记·六国年表序》曰:“禹兴于西羌。”《集解》中也说:“孟子称禹生于石纽,西夷人也。”《吴越春秋》进一步指出:“鲧娶有莘氏之女……产高密(即禹),家于西羌,地曰石纽,石纽在蜀西川也。”
大禹“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入于沧海……”“导河积石”之地,即今天的甘肃临夏县北,至今在临夏境内有大禹支锅石、背篼石等传说。黄河流经此地,又名“积石峡”。《水经注》记载,“禹治洪水,西至洮水之上”,“导渭水东北至泾,又东过漆、沮,入于河”。泾水现称泾河,渭水最大的支流。泾河发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西南六盘山下老龙潭,由西北流向东南,经过宁夏、甘肃、陕西,至高陵县泾渭堡东北入渭河。《诗·小雅·信南山》云:“信彼南山,维禹甸之。”《大雅·文王有声》又曰:“丰水东注,维禹之绩。”此处,所谓的南山即指终南山,丰水即指沣水,都在今陕西西安市南。由上述说法可见,禹治水的足迹遍布于陕甘大地。在西倾、朱圉、鸟鼠、岷山、弱水、合黎、流沙、黑水等甘肃境内20多处地方都留有大禹治水的传说和足迹,彰显了他的治水功绩及对后世秦陇之地产生的巨大影响。禹因治水有功,人民都感念他的功德,舜把帝王的位置禅让给他。
以疏为要 江河畅通
洪水是产生治水之神的基础。大禹治水的传说处于我国历史与文化的起源时期。“大禹治水”虽为传说,但其中包含着重要的“史实素地”。记载大禹治水的典籍有《尚书》《诗经》《左传》《国语》《论语》《庄子》《孟子》《吕氏春秋》等,内容记载较为完备的是《史记》。禹受命治水后,为了彻底战胜水神共工,杜绝水患,他在茅山召集众神,商讨计策。在皋陶、弃、契、伯益等人的配合与协助下,在治水方法上吸取了鲧治水的“壅防百川,堕高堙卑”的失败教训,反其道而行之。他把“堕高堙卑”的方法改为“疏川导滞,钟水丰物”,即疏通河道,开导川流阻滞,并利用泽、薮、洼地来蓄积洪水,既可防洪,又可为干旱季节提供水源,以供农耕和饮用。《诗经·商颂·长发》记载:“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传说大禹把息壤撒到洪水中,水中迅速出现陆地,有些地方甚至形成了高山。还有个说法是,大禹治水时,让神龙走在前面,拿它的尾巴画地,尾巴划过的地方就形成了河床。他还让一只黑色的大乌龟背着青泥走在后面,将太过深邃的沟壑填平。即使这样,大地之上的河道依然不很畅通,大禹便开挖河道以疏通流水。
禹治水有其整体规划。他摒弃了以往那种修堤筑坝、“以邻国为壑”的治水方法。对于不能配合治水的三苗,禹为“求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进行了征伐并取得了胜利,此举不仅有利于治水规划的推进,对于促进民族融合也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他在江汉、江淮地区“通三江五湖”,使治水的整体规划得以全面付诸实施。
大禹首先治理的是黄河。在神话传说中,黄河发源于昆仑山东北角,流出昆仑山之后,受今甘肃境内的积石山阻挡无法前进。大禹在山脚下凿出一个大洞,使黄河水顺利穿过了积石山。这个洞后来被称为“石门”。河水从此涌出,经过一片原野,来到龙门山。在古代,龙门山和吕梁山连通,位于今陕西省和山西省交界地,完全挡住了黄河水流,在此地形成一片汪洋。大禹使出神力,凿断龙门山,为河水开出一条通道。因被凿断的龙门山如同两扇大门,故禹将其命名为龙门山。传说每年江河湖海里的鲤鱼都要沿黄河逆流而上,来到龙门山前。能够穿过这段河道的就成为龙,失败者还是鲤鱼。我国民间“鲤鱼跃龙门”的吉祥语起因于此。至今,在民俗剪纸、绘画中,“鱼跃龙门”也成为常见图案,寓意学子高中、事业飞黄腾达。
黄河水冲出龙门山进入河南后,又遭到砥柱山阻挡。禹在此山上一口气凿出三个缺口,形成神门、鬼门和人门,合称三门,这就是现在的三门峡。从此,黄河一路顺畅,穿越华北大平原,浩浩荡荡,奔向东海。治理完黄河,大禹又奔走在中国各地,着手治理其他河流。
大禹当时治水的地域几乎遍及九州。自大禹治水,导弱水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遂生高台。古荆州、扬州、徐州,今湖北省及以东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也是当年大禹治水经常巡视和进行重点工程的地区。《孟子·滕文公上》称禹曾“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淮南子·精神训》记:“禹南省,方济于江,黄龙负舟。”《水经注》述:“龙巢,地名也。昔禹南济江,黄龙夹舟……故水地取名矣。”龙巢在今湖南华容县和湖北监利县间,可见大禹又在长江中游一带巡省。《吕氏春秋·音初》:“禹行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在今安徽省蚌埠市西的淮河南岸。禹“巡省南土”,更到达长江下游一带。故墨子总结说:“古者禹治天下……以利燕代胡貉与西河之民……以利冀州之民……以利荆楚干越与南夷之民。”《庄子·天下》也引墨子说:“昔者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禹贡》叙述大禹治理洪水后,“九川攸同,四奥既宅,九山刊旅,九川涤源,九泽既陂,四海会同”。
禹治水吸取了前辈台骀、后土,特别是鲧治水的经验,他“念前之非度,厘改制量,象物天地,比类百则,仪之于民,而度之于群生”。因而,禹之治水,集合了前世的智慧,顺应百姓之心愿,救民于水火,足迹遍布华夏九州广阔地域,获得了巨大成功。
劳动英雄 民族之魂
勤劳为民、公而忘私的“劳动英雄”大禹劳而忘身,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为民兴利除害,历尽艰辛,功勋卓著,受到后世广泛而热烈的称颂。《史记·夏本纪》载:“(禹)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他始终奋战在治水第一线。《庄子·天下》载:“禹亲自操橐耜”“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蜀万国。禹大圣也,而形劳天下也如此”。《李斯列传》描写他“手足脐抵,面目黧黑”。《越王无余外传》记载:“禹劳身苦思……闻乐不听、过门不入、冠挂不顾、履遗不蹑。”《吕氏春秋·爱类》称:“勤劳为民,无苦于禹者矣。”正是由于他不辞辛劳,足迹遍布全国,才得以获治水奇功。《吕氏春秋》曾历陈禹之辛劳,“故功绩铭乎金石,著于盘盂”,说明在战国时代,已有记载禹治水功绩的金石文字。由于大禹治水符合当时各部族民众的愿望,响应广泛,得到四面八方部族首领、职官、贤人的支持。《战囯策·齐四》谓:“禹有五丞。”《吕氏春秋·求人》记载:“得陶、化益、真窥、横革、之交,五人佐禹。”《国语·周语下》也有记载,禹治水时共工之从孙四岳佐之,意即炎帝部族共工的后代前来帮助黄帝部族的大禹治水,体现出人心所向。大禹治水充满着“战天斗地”的昂扬精神,他被后世塑造成大智大勇、公而忘私、高度理想化的神。也唯独大禹,不仅被夏、商、周三代所缅怀赞颂,而且也得到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的一致肯定,同时被后世传颂不息。大禹的丰功伟绩,折射出大禹近乎完美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并因之而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楷模。科学治水、遵循规律的杰出典范。在治水过程中,大禹因势利导,导源开流,探索科学治水方法。他从调查研究入手,在弄清高山大河的地势和走向的基础上全面规划,从整体上制定了治水方案和具体措施,创造性地提出了“疏川导滞”的疏浚、排洪、治水的总体策略,带领民众“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打破了条条块块的分割,从源到流,全面治理。大禹治水包含着丰富的因势利导的科学精神。禹治水所取得的功绩,首要在于规划并疏通了黄河的走向和河道,凿龙门,决伊阙,使之注入大海。同时,又“决汝、汉,排淮、泗”,使之注入长江,然后入海。中原地区的江河湖泊,经过禹的治理后,消除了“水逆行,泛滥于中国”的严重威胁,人民得以“平土而居”,从事农业生产,即所谓“民乃粒,万邦作”。《孟子·滕文公上》称禹治洪水,“然后可得而食也”。春秋时期,有刘定公称“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微禹,吾其鱼乎!”。在刘定公看来,若无大禹治水,那将会是“人或为鱼鳖”了。《庄子·天下》也称赞道:“禹,大圣也。”《史记·河渠书》评价道:“九川既疏,九泽既洒,诸夏艾安,功施于三代。”所谓“功施于三代”即是说大禹治水的成功,为夏、商、周三朝代的物质文明奠定了基础。
大禹治水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象征。禹在治水过程中,走遍东西南北各地,遂依据地形特点,把当时的天下划为九州。《左传·襄公四年》记周太史辛甲之言:“芒芒禹迹,画为九州。”《墨子·尚贤上》述:“禹举益于阴方之中,授之政,九州成。”自此始,人们无不对禹治水的功绩交口称赞,称他为“大禹”,意即“伟大的禹”。禹治水所取得的成功,安定了人民生活,促进了民族融合,标志着华夏民众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有了飞跃性进步。中国大禹治水不仅彰显了个体的历史功绩、展示了一种历史现象,而且它还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由此形成的以人为本、公而忘私、吃苦耐劳、民为邦本等为内涵的大禹治水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如今已内化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禹治水的成功,为古代国家的产生与华夏民族精神的形成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地域、较好的环境条件和必要的物质基础与思想基础,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大禹治水精神对中国古代社会与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水经注·浙江水》记载,大禹死后,相传葬于会稽山。他的坟墓所在地,春天常有鸟来除草,秋天常有鸟来啄秽。至今我国到处都有关于大禹的遗迹和传闻,现在人们每年都在大禹陵等地进行祭祀活动。绍兴的“大禹祭典”早在2006年被国务院确定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原文刊登于《人文甘肃》第九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