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和书生死与共的孙犁
2023年02月20日
字数:1,427
版次:03

□易 玲


  作家孙犁,是“荷花淀派”创始人,代表作有小说《荷花淀》《芦花荡》《风云初记》等,他爱买书、爱读书、爱惜书、视书如命,一生勤勉的学人风范,深为世人感佩。
  孙犁读书、买书、访书、修补书、包书衣、藏书、写书,一生“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孙犁爱读书。“我的读书,从新文艺转入旧文艺;从新理论转到旧理论;从文学转到历史。”人到中年大病之后,孙犁认为,读中国古书是利于养生的,于是,《浮生六记》《韩非子》《孟子》《楚辞》《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昭明文选》……他读了大量的古书,并深有心得“学习古文,主要是靠读,要读若干遍,有一些要背过;要有几种自己喜欢的选本,放在身边经常朗读;要以文为主,诗、词、歌、赋并进,收效会大些;手边要有一本适宜读古文的字典,遇到生字随时查看;学习古文,除去读,还要作,作可以帮助读,对写白话文也有好处。”
  孙犁爱买书。中学毕业后在北平当差期间,他常到北新桥、西单商场、西四牌楼、宣武门外去逛旧书摊。被辞退后,他满不在乎,用最后一次薪金,购置了鲁迅翻译的《死魂灵》,高高兴兴回到公寓去了,因为“我的精神支柱是书本”。回到故乡,他喜欢到保定紫河套逛地摊书市,尽管囊中羞涩,看到姚鼐编的《古文辞类纂》也要破天荒慷慨地买下。1949年初,孙犁到《天津日报》工作,起初“除谋划一家衣食,不暇他顾”,但也零零碎碎地买书;后来有了一些稿费,就成批成套地买。在《一九五六年的旅行》一文中,他回忆自己跌跤发病,听同事们的劝,外出旅行散心,在济南没有找到古旧书店,深觉遗憾;在南京,觉得游山玩水疲乏,逛古旧书店当休息;到上海也是一个人去逛书店,正赶上古籍书店开张,琳琅满目,欢欣购书。——这哪里是旅行,分明就是去各地逛书店。
  孙犁藏书极富。“惟天文算术一类,因一窍不通,一本也没有。”其余无论是经史子集、书目图画,还是农桑畜牧、金石美术等书,孙犁都有。“买书就像蔓草生长一样,不知串到哪里去。”喜欢的书,他还不止藏有一种版本,如《世说新语》《太平广记》就有4种版本,《西厢记》《牡丹亭》“不知买过多少次”,中国史书、笔记小说有几大书柜。孙犁奉鲁迅为人生导师,鲁迅给许寿裳的儿子许世瑛的书目,鲁迅提到过的金石美术图画书,他都奉为圭臬,照书目搜集。在《我的经部书》一文中他回忆道:“报社文艺组同志们打扑克,谁要是牌运不佳,就说:孙犁搬家,总是书(输)。从这一谚语的形成,可见当时书的盛况。”
  孙犁爱惜书。孙犁买了很多的破旧古书,“终日孜孜,又缝又补”,还说“这些年,我修整了很多残书,我发现自己在修修补补方面,很有一些天赋。如果不是现在老眼昏花,我真想到国家的文物部门,去谋个差事”。为了把自己的藏书保护好,除了爱修补书,他还爱包书衣,自嘲“爱书成癖,今包装又成癖,此魔症也”“每逢我坐在桌子前面,包裹书籍的时候,我的心情是非常平静,很是愉快的”。
  孙犁轻易不借书、送书给别人,但也有例外,抗日战争爆发以后,许多同志都到他家拿过书。他觉得,大敌当前,那些平日他惜如性命的书,能被同志们拿去增加知识,为抗日增加一份力量,何乐不为?《芸斋琐谈》一文里,他说自己也主动地寄赠过一些书给素不相识的用了苦心的青年人,只因他们来信或稿子写得清楚真挚,觉得这样赠书,才能书得其所,使书发挥作用并得到重视和爱护。——此情此境,割舍也是爱惜的一种。
  “这些书,在这些年,确给了我难以言传的精神慰藉。”孙犁的一生,是和书生死与共的一生。他的光辉风范证明:真正的作家可以因人格和作品而永远活在人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