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达铺:长征途中的意外惊喜
2022年12月09日
字数:4,093
版次:03
王新生
王新生 曾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巡视员、研究员。主要研究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历史,尤其是土地革命战争史。著有《穿越历史时空看长征》等,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共党史研究》《党的文献》《近代史研究》等报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
1935年9月17日,红十五军团成立,同一天,红一方面军的先头部队进驻哈达铺。哈达铺是岷县(今属宕昌县)南部的一个镇子,系汉、回、藏、羌多民族聚居区。自古以来,这里就是甘川道上的商贸重镇和军事要地。三国时期,魏将邓艾从此入川灭蜀。哈达铺盛产当归,是著名的“岷归”的主要产区,素有“当归之乡”的美誉。因此,这里商贸繁荣,物资充裕。
9月19日,林彪和聂荣臻随红二师部队进驻哈达铺。在哈达铺,聂荣臻有一个意外的发现,他回忆说:“在这里我们得到了一张国民党的《山西日报》,其中载有一条阎锡山的部队进攻陕北红军刘志丹部的消息。我说,赶紧派骑兵通信员把这张报纸给毛泽东同志送去,陕北还有一个根据地哩!这真是天大的喜讯!”
这时,毛泽东也十分注意收集国民党方面的报纸,以便从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9月18日,毛泽东随陕甘支队第一纵队翻越岷山到达鹿原里,召见侦察连长梁兴初、指导员曹德连,要他们到哈达铺找些“精神食粮”,只要是近期的报纸、杂志都要找来。因此,在到达哈达铺之前,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已经收集到国民党的报纸。李维汉在回忆中说:“在到哈达铺前,在河边的一个圩场上,我看见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刘少奇等同志在一起休息。毛泽东向我打招呼:‘罗迈,你也来休息一下!’我就下马休息,看到他们正在翻阅一张国民党的地方报纸,上面登了蒋介石派大军‘围剿’陕北‘共匪’刘志丹的消息。我们才具体得知有这样大的红军在陕北苏区积极活动。”
9月20日,毛泽东等进入哈达铺。在这里,他们除了接到聂荣臻派人送来的报纸外,还收集了不少其他报纸。
那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从报纸上都得知了哪些内容呢?9月22日,张闻天在《前进报》第三期上发表《发展着的陕甘苏维埃革命运动》一文,内引的有关报纸报道的内容,应该就是中共中央领导同志获取的关于陕甘红军和红二十五军活动的信息:
天津反动的《大公报》曾经这样讲到陕西苏维埃革命运动:徐向前朱毛之趋向,尚不尽明,今姑暂不论甘,而专就陕事一言。第一,国人应注意者,现在不独陕北有匪,陕南亦然。徐海东一股,猖獗已久,迄未扑灭,故论陕乱,不能专看北部。第二,过去所谓陕北,系旧榆林、绥德、延安属,近则韩城一带亦睹匪踪,是由陕北而关中矣。第三,就陕北言,兵队确不为多,就全陕论,则目下集中之军队,殆不下十师以上,而匪方总数,通南北计之,有械者当不过万余。由第一、二点,可知陕乱严重之轮廓,由第三点,可知迄今为止,军事效率之不良,证明此后应努力之点,不仅军事上的问题而已也。
……
关于农村赤化问题,陕北确甚于陕南。……陕北则有广大之区域,与较久之根据[地]故也。大体言之,陕北廿三县,近唯井岳秀师担之旧榆林府属五县及米脂县情形较安,绥德以南,迄延安、鄜州一带,七八百里间,路早不通,多不可问。近月陷城之县有六,即延长、延川、安塞、保安、安定、靖边。高桂滋师驻绥德,月下可维持两三县,余不可及。近时最危者,为延安城之运命,驻有井、高两师部队,已月余不通音耗,延安以南,情况更不可知。要之纵横数百里间,殆尽成赤化,较之赣事紧急时,其区域之广大相若。(七月廿九日社论《论陕乱》)
……
山西老军阎锡山于七月二十三日在绥靖公署及省府纪念周报告上也说:全陕北二十三县几无一县不赤化,完全赤化者有八县,半赤化者十余县,现在共党力量已有不用武力即能扩大区域威势……全陕北赤化人民七十余万,编为赤卫队者二十余万,赤军者二万。(见七月二十三日《大公报》)
……
八十四师师长高桂滋则说:盘踞陕北者为红军廿六军,其确实人数究有若干,现无从统计,但知其枪有万余。军长刘子丹辖三师,为主力部队,其下尚有十四个游击支队。此外各种小组及赤卫队等则甚多。现完全占领者有五县城,为延安、延长、保安、安塞、安定等。靖边一度陷落,已收复。本自去岁开到陕北接防担任剿匪后,与匪大小战不下百余次。……当时曾被占有十县之地,防线延长,交通不便,如是剿匪更为不易。现在陕北状况,正与民国廿年之江西情形相仿佛。(见八月一日《大公报》)
……
关于红二十五军徐海东部,该报同时有这样的记载:徐海东于七月中旬率三千余众,由商县、雒南、镇安、柞水等县突围而出,是役警备第一旅唐嗣桐旅有两团覆灭,唐旅长被俘……
张闻天文章中还有这样一段话没有注明出处的引文:“从反动报纸上看,甘南之东部也有红军游击队的活动,尤其在庆阳五属。”
张闻天看到的这些报道,毛泽东、周恩来、博古等其他中央领导肯定也是看到的,可以想象,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人看到这些报道时,心里是有多么高兴。
这些报纸报道的是刘志丹等领导的陕甘红军粉碎国民党军对陕甘苏区第二次“围剿”和红二十五军粉碎国民党军对鄂豫陕苏区第二次“围剿”、威逼西安的情况,是发生在两三个月前的事,但是说明: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六军不但存在着,而且十分活跃,在不断发展壮大,令国民党当局十分头痛,烦闷不安;陕甘边界地区存在大块根据地,情况甚至可以同1931年中央苏区的情况相比。
张闻天甚至还以所知道的“徐海东同志所领导的廿五军以前曾占领甘南之两当、徽县,逼近天水,陷秦安,渡渭水,而至陕甘之交,取得许多伟大胜利”的情况,推断红二十五军“现在想来已与陕北之廿六军取得了联系”。这是多么准确的推断!要知道红二十五军与红二十六军在永坪会师就在5天前!
从沙窝会议以来,中共中央一直把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六军的存在作为北上建立新根据地的有利因素,在张国焘即将分裂党和红军时,中共中央还以陕甘有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六军配合,可以开创新局面去劝告他。那时,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还不知道这两支红军的具体情况,他们对红二十六军情况的了解,来自随军参加长征并任红军总政治部破坏部(即白军工作部)部长的原中共陕西省委委员、秘书长贾拓夫。贾拓夫在1933年夏陕西省委机关由于叛徒杜衡的出卖而被敌人破坏后,曾与省委其他负责人一起撰写《陕西省委给中央的工作报告》。《报告》第四部分“红二十六与二十九军”和第五部分“抗日义勇军”是由贾拓夫撰写的。他所了解的红二十六军的情况,只是红二十六军第二团南下渭华失利,以及渭北游击队改编为红二十六军第四团,并取得袭击敌人胜利,其他则不知道了。现在,原先知之不清的红二十六军不但依然存在,而且发展状况要高出预期很多,且判断红二十五军已可能与红二十六军取得联系。这说明,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后,中共中央制定北上的战略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北上才有出路、才有落脚点、才能大发展!中共中央领导人能不高兴么!
9月22日,在哈达铺关帝庙里,毛泽东召集红一、红三方面军和中革军委纵队团以上干部开会。毛泽东在会上做了政治报告,说:“我们要北上,张国焘要南下,张国焘说我们是机会主义,究竟哪个是机会主义?目前,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我们就是要北上抗日。首先要到陕北去,那里有刘志丹的红军。我们的路线是正确的。现在我们北上先遣队人数是少一点,但是目标也就小一点,不张扬,大家用不着悲观,我们现在比1929年初红四军下井冈山时的人数还多哩!我们现在改称陕甘支队,由彭德怀同志任司令员,我兼政委。支队之下,编为三个纵队,林彪任支队副司令员兼第一纵队司令员,我任第一纵队政委,下辖一、二、四、五、十三大队,也就是五个团。二纵队司令员是彭雪枫,政委是李富春。三纵队即中革军委纵队,由叶剑英同志任司令员,邓发同志任政委。全支队由7000多人编成。”
参加会议的杨成武在回忆当时的情况时说:
当毛泽东同志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走向会场时,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毛主席挥挥手要大家坐下,然后笑笑说:“同志们,今天是9月22日,再过几天是阳历10月,自去年我们离开瑞金,至今快一年了。一年来我们走了两万多里路,打破了敌人无数次的追、堵、围、剿。尽管天上还有飞机,蒋介石连做梦也想消灭我们,但是我们过来了,过了江西、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过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过了腊子口,现在坐在哈达铺的关帝庙里,安安逸逸地开会了,这本身就是个伟大的胜利!”
毛主席谈到这里,略略停顿了一下,然后诙谐地说:“感谢国民党的报纸,给我们提供了陕北红军比较详细的消息——那里不但有刘志丹的红军,还有徐海东的红军,还有根据地!”听到这里,同志们都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热烈地鼓起掌来。
毛主席又挥挥手,要大家安静,并且说:“我们和同志们都惦念着还在四方面军的朱总司令、刘伯承参谋长。我们也都在惦念着四方面军的同志们和五、九军团的同志们,相信他们是赞成北上抗日这一正确方针的,总有一天他们会沿着我们北上的道路,穿过草地,北上陕甘,出腊子口与我们会合,站在抗日最前线的,也许是明年的这个时候。……”
毛主席最后用洪亮的声音号召大家,经过两万多里的长征,久经战斗,不畏艰苦的红军指战员是一定能够以自己的英勇顽强、灵活的战略战术、战斗经验,来战胜北上抗日途中的一切困难!你不要看着我们现在人少,我们是经过锻炼的,不论在政治上、体力上、经验上个个都是经过了考验的,是很强的,我们一个可以当十个,十个可以当百个。特别是有中央直接领导我们,这是我们胜利的保证。“同志们,胜利前进吧,到陕北只有七八百里了,那里就是我们的目的地,就是我们的抗日前阵地!”毛主席挥舞着拳头,结束了鼓舞人心的讲话。顿时,“拥护中央北上抗日的正确路线!”“到陕北根据地去!”等口号此起彼伏,响彻哈达铺上空。
9月23日,在中共中央带领下,红军陕甘支队满怀信心,从哈达铺出发,踏上向陕甘苏区前进的道路。
为了鼓舞大家向陕北进军,第一纵队政治部宣传科长彭加伦写了一首歌《到陕北去》:
陕北的革命运动大发展,创造了十几县广大的红区。
陕北的革命运动大发展,成立了十几万的赤色军队。
迅速北进会合红军二十五二十六军,消灭敌人争取群众,巩固发展陕北红区建立根据地。
迅速北进会合红军二十五二十六军,消灭敌人争取群众,高举抗日鲜红旗帜插到全国去。
(原文刊登于《人文甘肃》第八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