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为我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发出最强音
2022年11月02日
字数:2,238
版次:02
本报记者邱瑾玉
■十二届省政协优秀提案:
《关于全面落实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着力推进全省高职院校建设的提案》
■提案人:民盟甘肃省委员会
当前,随着经济转型升级,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迎来井喷,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加快改革发展,进一步对接市场,优化调整专业结构,更大规模地培养培训技术技能人才,有效支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而在五年前的2018年,十二届省政协一次会议上,民盟省委会就针对我省职业教育资源分布不够均衡、院校建设进度缓慢,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办学水平较低、专业设置不尽合理,实训基地数量规模不足且功能不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欠缺等问题,向大会提交了《全面落实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着力推进全省高职院校建设的提案》,率先为我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发出了最强音。
近日,记者走访当年参与提案调研、撰写的有关委员、民盟盟员,倾听他们的声音,还原我省职业教育“最强音”的由来。
“脱胎”于一份基层调研报告
“这是民盟甘肃省委会向省政协提交的一件集体提案。”陈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提案以平凉市向盟省委提交的《全面落实职业教育规划,着力推进全省高职院校建设调研报告》为基础,结合当时全省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撰写而成。”陈文是平凉市政协委员,也是民盟平凉市委会主委,当时她以民盟平凉市委会关于职业教育发展与院校建设调研工作的组织者的身份,全程参与了该提案的前期调研和提案撰写工作。
陈文告诉记者,2014年、2015年间,平凉市委市政府将整合中专教育资源、组建平凉职业技术学院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民盟平凉市委会作为以教育、文化为主界别的地方民主党派组织,围绕全市教育重点工作,积极履行职责,组织盟内相关教师及教育工作者开展调研活动。她说,在调研中了解到,一方面平凉职中、师范学校、农校等中专学校存在生源不足、就业困难等问题,另一方面国家、省上相继出台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规划,基于此,民盟平凉市委会先后利用各类咨政建言平台及政协提案向平凉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平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步伐等建议,助推了平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2016年该院建成并开始面向社会招生。
自此开始,民盟平凉市委会就一直持续关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2017年,民盟平凉市委会整理汇总了前几年的调研成果,并融入平凉职业技术学院在建成初期面临的各类发展难题,同时结合其他市州盟组织的协作调研成果,向民盟省委会报送了《全面落实职业教育规划,着力推进全省高职院校建设调研报告》,民盟省委会及时对调研成果进行了分析提炼,最终转化为集体提案提交十二届省政协一次会议。
“这件紧盯一个课题、历时五年、汇聚了多方智慧形成的集体提案,就是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生机勃勃的有力见证。”陈文说。
现代职业教育方兴未艾
五年后的今天,回顾这次使调研、建言最终上升为省政协提案的履职过程,陈文也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进程有了较深地体会。她说,从中专教育前景低迷,到党委政府改革创新创办高职教育,充分说明转型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势在必行,创办高等职业教育势在必行。陈文告诉记者,当初,盟省委在提案中提出“整合资源、优化专业、错位发展、突出特色、构建中高职贯通职业教育体系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建议,不但得到了省教育主管部门的认真答复,而且在近年的相关工作中得到有效落实,使提案在助推全省职业教育发展中发挥了有益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建成世界最大规模职业教育体系,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和模式基本形成,职业教育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不断增强,职业教育面貌发生了历史性、格局性变化。
平凉市政协委员、民盟崇信县委会副主委杜广平告诉记者,以平凉职业教育的发展来说,当地党委、政府立足服务经济社会转型、产业结构升级、技术更新换代,提出加快构建“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造陕甘宁三省区职业教育高地的目标,不得不说体现出了超前的眼光和魄力。目前,平凉市建立了以平凉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以“国家示范校”为骨干、以县级职教中心为依托的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了“市办高职、县办中职、市县统筹、中高职一体化、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
毫无疑问,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全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培养千千万万高素质技能人才。陈文、杜广平等政协委员、民盟盟员一直高度关注我省职业教育发展和“技能甘肃”建设工作,也借这次采访提出了有关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建议:以全省推进“技能甘肃”工作为抓手,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大力开展职业教育领域改革,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推动全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夯实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地位,实施“优质中职”建设计划,按照“一县一校一中心”模式,建设一批学历教育与专项技能培训为一体的优秀中等职业学校和优质专业;积极推动地方财政建立与职业院校办学规模、培养成本、办学质量相适应的经费投入与保障机制,制定并落实本级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标准,落实市、县两级政府各类年度职业教育专项经费;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本地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推动省内规模较大的企业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方式培养人才,引导学生开展顶岗实习、就业优先选择本地企业;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推动社会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价值共识,大力开展职业院校校园开放日、企业开放日、面向中小学生的职业体验、面向社会的便民服务、职教成果展示等宣传展示活动,着力打造一批职业教育宣传品牌,提升职业教育办学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