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边区机关报 ——《红色西北》
2022年10月17日
字数:1,763
版次:Z0317_Print
1934年11月7日,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在荔园堡隆重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陕甘边区革命军事委员会。习仲勋当选为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刘志丹当选为陕甘边区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后,辖区各县革命委员会或办事处等临时性红色政权相继转变为正式的苏维埃政府。各级苏维埃政府的成立,标志着陕甘边区形成了由边区、县、区、乡、村各级政权组成的完整系统的红色政权体系,党在陕甘边区领导的革命斗争进入了新阶段。
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下设土地、劳动、粮秣、财政、肃反、工农监察、文化、妇女和保卫大队以及《红色西北》编辑部。受到1931年12月11日在江西瑞金创刊的中国红色政权第一份中央报纸《红色中华》的启发,早在1934年2月,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成立不久,在南梁四合台村的刘志丹就对习仲勋讲到:“政府工作安排好了,要着手办一张报纸。有了报就等于我们增加了一个师。”
为广泛宣传陕甘边区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进一步团结教育边区工农群众支持革命斗争、保护革命成果,1934年秋,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创办了政府机关报《红色西北》,中共陕甘边区特委创办了党内刊物《布尔什维克的生活》,并成立了《红色西北》编辑部。编辑部主编是先后担任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文化委员长兼政府秘书长、民政部部长等职的蔡子伟,中共陕甘边区特委宣传部长龚逢春主编《布尔什维克的生活》,席德仁负责刻写蜡板和油印;撰稿人有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习仲勋、陕甘边区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刘志丹、中共陕甘边区特委委员惠子俊、陕甘边区红军干部学校教员马文瑞、列宁小学校长霍建德、列宁小学教员张景文等,使根据地文化建设进入了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崭新阶段。《红色西北》宣传的内容主要有:陕甘边党政军领导机关的一些决议和号召性文件;反映陕甘边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建设等消息;大量报道红军的战讯等。《布尔什维克的生活》主要刊发提高党员政治水平、总结党的经验教训、改进党的工作方法、激发党员工作积极性等理论文章,正如在《发刊词》(写在本刊的前面)中提出的那样,该刊的办刊宗旨是:“为了使广大党员群众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坚定的把握上铁一般的团结起来,为了加强党的战斗力量……提高每一个党员的政治水平,传达党的经验教训,交换党的工作方法,并转达一切政治及群众斗争的消息,以引起党员的工作积极性……”“……英勇的来领导千百万广大劳苦群众的斗争,争取西北以至全中国苏维埃革命的最后胜利。”
《红色西北》和《布尔什维克的生活》都是八开二版、油印、不定期出版的报刊。在《红色西北》编辑部员工的辛勤操劳下,报纸的字迹刻写得工整漂亮,版面编排也很精巧,用红、蓝、黑三色油墨套印,美观而庄重。刘志丹、习仲勋、惠子俊等党政军领导干部,经常为报纸撰写稿件,还派人设法从西安购买了油印机和质地较好的有光纸、蜡纸和油墨,保证了印刷质量,使报刊在艰苦的战争环境里,办得新颖活泼,图文并茂,深受党政工作者、红军指战员和根据地人民群众欢迎。
《红色西北》首次出报,边区机关干部拿到后争相传阅。《布尔什维克的生活》第一期于1935年1月20日出版,共刊登了3篇文章,分别是:《写在本刊的前面》《法西斯主义战争危险与各国共产党的任务(翻印)》《关于国际十三次全会提纲的决定(翻印)》;《红色西北》刊登了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布告等。
这两个报刊在边区人民群众中,乃至在国民党阵营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935年3月,蒋介石命令陕、甘、宁、青、晋五省军阀集中5万兵力对陕北和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进行围攻。4月,马鸿宾部侵占南梁革命根据地前夕,《红色西北》和《布尔什维克的生活》被迫中断出版,迁往陕北。6月,《红色西北》在洛河川下寺湾(今陕西省甘泉县境内)恢复出版。此时,该报由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教育部长冯玺玉兼任主编,席德仁、李郁负责缮写和印刷工作。10月,王明“左”倾路线的执行者在西北根据地内进行所谓“反对右倾取消主义”的斗争和错误的肃反。冯玺玉、席德仁、李郁均遭诬陷被捕,刚刚恢复出版不久的《红色西北》也被迫停刊。
这两份报刊的创办期间,正是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不断巩固发展时期,刊登了大量红军反“围剿”捷报、土地革命和经济文化建设的成就,同时还刊登有宣传马列主义理论、介绍中央苏区经验和世界大事等时事要闻等,对推动革命根据地建设和武装斗争发挥了重要作用。
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后,辖区各县革命委员会或办事处等临时性红色政权相继转变为正式的苏维埃政府。各级苏维埃政府的成立,标志着陕甘边区形成了由边区、县、区、乡、村各级政权组成的完整系统的红色政权体系,党在陕甘边区领导的革命斗争进入了新阶段。
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下设土地、劳动、粮秣、财政、肃反、工农监察、文化、妇女和保卫大队以及《红色西北》编辑部。受到1931年12月11日在江西瑞金创刊的中国红色政权第一份中央报纸《红色中华》的启发,早在1934年2月,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成立不久,在南梁四合台村的刘志丹就对习仲勋讲到:“政府工作安排好了,要着手办一张报纸。有了报就等于我们增加了一个师。”
为广泛宣传陕甘边区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进一步团结教育边区工农群众支持革命斗争、保护革命成果,1934年秋,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创办了政府机关报《红色西北》,中共陕甘边区特委创办了党内刊物《布尔什维克的生活》,并成立了《红色西北》编辑部。编辑部主编是先后担任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文化委员长兼政府秘书长、民政部部长等职的蔡子伟,中共陕甘边区特委宣传部长龚逢春主编《布尔什维克的生活》,席德仁负责刻写蜡板和油印;撰稿人有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习仲勋、陕甘边区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刘志丹、中共陕甘边区特委委员惠子俊、陕甘边区红军干部学校教员马文瑞、列宁小学校长霍建德、列宁小学教员张景文等,使根据地文化建设进入了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崭新阶段。《红色西北》宣传的内容主要有:陕甘边党政军领导机关的一些决议和号召性文件;反映陕甘边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建设等消息;大量报道红军的战讯等。《布尔什维克的生活》主要刊发提高党员政治水平、总结党的经验教训、改进党的工作方法、激发党员工作积极性等理论文章,正如在《发刊词》(写在本刊的前面)中提出的那样,该刊的办刊宗旨是:“为了使广大党员群众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坚定的把握上铁一般的团结起来,为了加强党的战斗力量……提高每一个党员的政治水平,传达党的经验教训,交换党的工作方法,并转达一切政治及群众斗争的消息,以引起党员的工作积极性……”“……英勇的来领导千百万广大劳苦群众的斗争,争取西北以至全中国苏维埃革命的最后胜利。”
《红色西北》和《布尔什维克的生活》都是八开二版、油印、不定期出版的报刊。在《红色西北》编辑部员工的辛勤操劳下,报纸的字迹刻写得工整漂亮,版面编排也很精巧,用红、蓝、黑三色油墨套印,美观而庄重。刘志丹、习仲勋、惠子俊等党政军领导干部,经常为报纸撰写稿件,还派人设法从西安购买了油印机和质地较好的有光纸、蜡纸和油墨,保证了印刷质量,使报刊在艰苦的战争环境里,办得新颖活泼,图文并茂,深受党政工作者、红军指战员和根据地人民群众欢迎。
《红色西北》首次出报,边区机关干部拿到后争相传阅。《布尔什维克的生活》第一期于1935年1月20日出版,共刊登了3篇文章,分别是:《写在本刊的前面》《法西斯主义战争危险与各国共产党的任务(翻印)》《关于国际十三次全会提纲的决定(翻印)》;《红色西北》刊登了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布告等。
这两个报刊在边区人民群众中,乃至在国民党阵营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935年3月,蒋介石命令陕、甘、宁、青、晋五省军阀集中5万兵力对陕北和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进行围攻。4月,马鸿宾部侵占南梁革命根据地前夕,《红色西北》和《布尔什维克的生活》被迫中断出版,迁往陕北。6月,《红色西北》在洛河川下寺湾(今陕西省甘泉县境内)恢复出版。此时,该报由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教育部长冯玺玉兼任主编,席德仁、李郁负责缮写和印刷工作。10月,王明“左”倾路线的执行者在西北根据地内进行所谓“反对右倾取消主义”的斗争和错误的肃反。冯玺玉、席德仁、李郁均遭诬陷被捕,刚刚恢复出版不久的《红色西北》也被迫停刊。
这两份报刊的创办期间,正是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不断巩固发展时期,刊登了大量红军反“围剿”捷报、土地革命和经济文化建设的成就,同时还刊登有宣传马列主义理论、介绍中央苏区经验和世界大事等时事要闻等,对推动革命根据地建设和武装斗争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