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第一所“红色大学”
2022年10月10日
字数:2,127
版次:03
□ 周文洋
1924年,上海大学西摩路(今陕西北路)校舍。
1922年9月,上海“东南高等专科师范学校”校长王理堂等人打着“提倡新文化”的旗号,借招生敛财、谎称出国考察欲卷款潜逃,不料阴谋败露,爆发师生抗议、罢课的学潮。
迫于师生的压力和要求,“东南高师”被重新改组,1922年10月23日,上海《申报》登载了《上海大学启事》:“本校原名‘东南高等专科师范学校’,因东南两字与国立东南大学相同,兹从改组会议议决变更学制,定名《上海大学》(以下简称:“上大”)公举于右任为本大学校长。”
当时,中共中央刚刚结束在杭州召开的全委会议,初步形成“第一次国共合作”意向,对于“上大”的组建,有人主张由共产党接办这所学校。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沈雁冰(茅盾)在《回忆上海大学》一文中写道:“学生中有与党有联系的,就来找党,要党来接办这学校。但中央考虑,还是请国民党出面办这学校,这于学校的发展有利,且筹款也方便些……于右任就当了上海大学的校长,但只是挂名,实际办事全靠共产党员。”
被公举为校长的于右任对共产党十分钦佩,也非常赞成国共合作,认为“中共多青年,多有主张、能奋斗之士。”但他还在陕西靖国军担任要职,常要离沪去大西北处理军务,难以亲自管理学校,就与李大钊商定,由共产党人邵力子出任副校长,主持校务工作。中共党组织也委派邓中夏、瞿秋白、陈望道、恽代英等人担当总务长、教务长、系主任等。这样一来,名义上由国民政府主办的“上大”,实质上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执教、培养革命志士的红色大学。
邓中夏、瞿秋白、陈望道等人任职后,首先制定出以“养成建国人才,促进文化事业”为宗旨的《上海大学章程》,并提出:为迥异于沪上诸校,不张挂中华民国国旗五色旗,所用的是蓝底白字组成的上海大学校旗。同时还主张开办工人夜校、组建工会、培养革命骨干等。而后将《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ABC》和中共机关报刊《向导》《新青年》等列入教材和课外读物,要求在教学实际中着力对工人运动、农民翻身、妇女解放等社会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培养学生对形势的分辨能力,扩大思考范围和斗争视野,不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用中国共产党的观点和主张来分析、解读社会问题。
中共领导人李大钊、陈独秀虽未亲自参与“上大”的管理,但都给予了高度重视与支持。1923年4月,李大钊专程来“上大”视察、指导,并作了《演化与进步》等演讲;11月,他又来“上大”向全校师生发表了《社会主义释疑》《史学概论》《劳动问题概论》3个演讲,对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工人运动等问题作了深刻阐释,鼓励青年奋发向上,追求文明进步、积极投身革命。陈独秀为加强“上大”的教学力量,先后推荐、聘请蔡和森、张太雷、任弼时、郭沫若、朱自清、丰子恺等一批共产党人和知名进步人士入校任教。
共产党人不断充实“上大”的师资队伍。1923年7月,中共上海地委在“上大”建起党小组,有党员11人,占当时上海党员总数的四分之一。1925年,又扩建为党支部,是上海高校的第一个党组织,有党员25人。1926年3月,发展成为上海区委直属党支部,有党员130多人。
提倡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开展社会活动是“上大”的教学特色,党支部经常召集党员、学生参与平民学校讲课、做社会调查、为灾民募捐、集会演讲等活动。1927年,“上大”在校生从建校时的160多人增加到800多人。
1924年10月10日,“上大”学生黄仁在宣传反帝反军阀的主张时,遭国民党右派的毒手,成为“上大”第一个为革命献身的烈士。黄仁惨案激起上海各界的公愤,纷纷要求严惩凶手,“上大”学生会邓中夏、瞿秋白、恽代英等也发出通电和文章,号召民众团结起来,与国民党右翼势力做坚决斗争,开启了“上大”师生融入革命洪流,与反动统治奋起抗争的大幕。
1925年2月,上海党组织发动22个纱厂的4万余名工人举行大罢工,抗议日商棉纱厂无故开除工人。“上大”学生会的刘华、杨之华带领同学走上街头,为罢工募捐,发表演讲,揭露日本资本家压榨中国工人的罪行。同年5月15日,纱厂女工顾正红遭日本特务枪杀,更加旺燃了上海民众的怒火。24日,“上大”百余名学生前往谭子湾参加顾正红追悼大会,他们一路高举红旗,游行示威、散发传单,却在普陀路遭外国巡捕疯狂镇压,有4名学生被捕,是参加“五卅运动”最早被关进监狱的人。
5月30日,上海全市工人大罢工,抗议帝国主义的暴行,各高校学生纷纷响应,聚集到租界游行示威,声援工人的正义行动。在游行队伍中,“上海大学”的旗帜飘扬在最前面,是整个队列的排头兵。当天下午,外国巡捕公然对手无寸铁的游行人群开枪,“上大”学生何秉彝等10余人伤亡,抓走150余人,制造出震惊全国的“五卅惨案”。据《上大五卅特刊》记载:“五卅当天,上海大学受伤的学生有13人,被关押的达131人。”
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上大”,不但是笼罩在阴霾下的一座红色堡垒,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新文化运动的传播地、革命精英的培养地、“五卅运动”的策源地。它虽只开办了短短4年多,却在党的教育史上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彰显出一种坚韧不拔、砥砺奋进的顽强精神,昭示着共产党人恪守初心、不负使命和责任担当。
1936年9月出版的《上海大学留沪同学会特刊》写道:“大家继续过去的革命精神,肩负复兴民族、打破国难的重任,以完成当前的使命。惟有这样,才不愧为真正的‘上大’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