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中共创办的第一所军政学校
2022年08月01日
字数:1,014
版次:03

□ 周文洋




  1927年12月,中共江西弋阳、横峰区委负责人方志敏、邵式平等组织、领导农民起义,不到半年,起义队伍壮大到近2千人,组成中国工农红军信江独立团,创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
  当时,“独立团”战士大多是本地贫苦农民,他们拿起刀枪当红军,多因生计所迫和朴素的阶级情感,特别是缺乏战术素养和指挥作战的本领。为此,大部分连、排指挥员不得不让哗变或俘虏的白军担任,要依靠他们建立一支全心全意为劳苦大众打天下的革命队伍,显然是有困难的。
  1929年初,“独立团”与国民党第六旅在磨盘山发生遭遇战,敌军凭武器精良很快占据上风,而“独立团”竟有百余人临阵脱逃,迫使全团撤入深山。
  1929年10月初,方志敏向中共江西省委提交了“关于组建信江军事政治学校”的请示报告:“我们感觉军事政治工作人才的缺乏,决定开办信江军事政治学校。学校由信江工农兵代表会议(苏维埃政府)创办。学校由各县苏选送学生,组织为一大队分二中队六支队十八小队。训练科目为军事训练与政治训练。学校组织校长一人,大队长一人,政治部主任一人,军事教官三人,政治教员若干人”。
  《报告》很快得到省委批准,1929年10月25日,信江军政学校在弋阳县吴家墩村挂牌,这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创办的军政学校,由红军第二师第十四团团长邹琦任校长兼大队长,方志敏兼任政治委员,邵式平任政治部主任,从红军和苏区选拔的170余名优秀青年为首批学员,学期6个月。
  学员主要学习政治、军事课程。政治学习有识字、数学课;《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原理》《劳动与资本》等马克思、恩格斯著作都是授课教材。军事学习除讲授经典战例,军事知识外,还有操典、野训、进攻、防御等实地演练。
  1930年4月,首期信江军政学校学员毕业,均被派往赣东北苏区党政组织和红军部队。同年10月,“信江独立团”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排、连以上干部几乎全是信江军政学校毕业生,极大提高了部队的政治、军事、文化水准和指挥、作战能力。
  1931年秋,为纪念农民运动领袖彭湃和工人运动领袖杨殷两位烈士,信江军政学校易名彭杨军事政治学校。1933年初,赣东北苏区与中央苏区连成一片,军政学校从弋阳县迁至横峰县葛源镇杨氏宗祠,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五分校。
  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开办8期的“军政学校”停课,共培养出学员1500余人,他们为中国革命和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新中国建立后,曾任国家副主席的汪东兴、广州军区司令员吴克华等领导人都是“信江军政学校”的首期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