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协商民主飞入百姓家基层治理开创新气象
——岷县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工作记事
2022年07月04日
字数:2,400
版次:01
  

本报记者 张柳 通讯员龚顺生

  “丧葬活动原则上控制在3天以内,丧事不办酒席,严格落实‘一碗烩菜办丧事’制度,红白事全部控烟。”近日,岷县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联合印发《岷县治理高价彩礼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攻坚年行动方案》,积极采纳政协协商议事成果。
  2021年以来,岷县政协紧紧围绕协商议事“平台如何搭建、亮点如何突显、效果如何保证”这一主题,以“强组织搭平台、建机制汇合力”为导向,以“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搭台、各方协同、群众受益”为原则,把政协协商拓展到基层、延伸到群众身边,真正协出水平、商出质量、议出成果,有效促进了政协智力优势向发展优势、制度优势向基层治理效能的转化。
 

“协”出移风易俗新风尚

  2021年5月,一场别开生面的会议在清水镇腊梅村协商议事室召开,协商议题是“倡导厚养薄葬、推行丧事简办”。
  “放眼周边几个村镇,岷阳镇和东山区乡镇治丧时间一般为5天,西南川乡镇多为7天,下北路乡镇的个别村社甚至长达十几天。治丧费用少则五六万,多则十余万,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大家对丧事大操大办的陋习深恶痛绝、反映强烈,但迫于传统和舆论,却又不得不遵从。”协商议事会主持人开宗明义,介绍了议题酝酿产生的背景。
  而根据前期调研结果,清水镇腊梅村的治丧时长和治丧花销均处于中等水平,所以本次协商议事活动安排在此处,以期取得较好的协商成果。
  “接受过教育的人都明白‘人死不能复生’的道理,老人活着时要好好赡养、好好尽孝,万不能在老人去世后,为了面子大操大办,把本该厚养老人的钱用在了没有太大意义的厚葬上。”
  “我看啊,以后谁家有丧事,再没必要大办宴席、放烟放酒,直接用烩菜待客就行。”
  “你们说的‘烩菜办丧事’好是好,既省事又省钱,我也支持。可就怕有些人会议论,影响不好……”
  协商议事室内,大家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尽管最初意见各异,但经过协商,初步取得了“丧事不放烟酒不摆宴席、禁止燃放礼炮、实行‘烩菜待客’”的协商成果。
  此外,针对群众代表担心的未参加本次协商议事的人不认可协商成果的问题,议事会成员经过思考讨论,决定在会后对辖区居民进行逐户走访,解释说明前因后果,最大限度争取大家伙儿的支持。事实证明,协商成果确实反映了大多数群众的心声,走访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群众同意“一碗烩菜办丧事”,并签订丧事简办承诺书。
  随后,腊梅村及时将协商成果汇报清水镇党委,受到了镇党委的高度肯定。为了切实将协商成果转化落实到位,村两委将“一碗烩菜办丧事”写入了村规民约,并将执行落实情况纳入红黑榜进行公示。由此,创造性地探索出一会(协商议事会)、一书(丧事简办承诺书)、一约(村规民约)、一榜(红黑榜)的“四个一”机制。
  本次协商成果亦没有局限于腊梅村,在县政协的指导下,各乡镇大力推行“一碗烩菜办丧事”和“四个一”工作机制。《关于依托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推行丧事简办促进乡风文明情况的报告》也得到县委高度重视,要求以县委办公室文件予以转发,督促各乡镇、各部门按照报告所提建议抓好落实。
  经过各方积极努力,目前“一碗烩菜办丧事”的协商成果在全县各乡镇全面推广运用,治丧时间缩短至5天以内,治丧费用下降至2万元以内,“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的新风尚已日渐形成。
  

“商”出产业发展新局面

  今年初,为积极推进乡村振兴,茶埠镇哈扎村开始了“田园综合体”建设。尽管大部分群众积极支持,但也有少数农户认为该项目不一定能带来可观收益,而且会引发土地流转后无地可种等问题。这让村“两委”犯了难,既担心项目达不到预期目标、有损群众利益,又担心错过发展产业的大好机会。
  就在两难之际,哈扎村决定围绕“‘田园综合体’项目土地流转问题”开展协商议事,议事会成员、项目实施有关方面代表和涉及土地流转的群众代表共80多人参加了协商活动。
  “我同意土地流转,村上也宣传了,说流转土地有补贴,但我担心那些补贴最后落实不了。”
  “我家地里的作物还没收呢,现在就建的话,没有赔偿金我可不同意。”
  “这个项目对咱们村是个大好事,我举双手同意,我家土地可以进行流转。”
  “不行,我家地本来就少,流转了就没地种了。”
  会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既针锋相对,又坦诚交流。
  经过充分协商,最终针对村民反映强烈的三个方面问题达成共识:首先,关于用地补偿情况,将按照保底分红方式进行补偿,并签订书面协议。其次,关于部分农作物尚未收获的情况,决定等村民采挖完成后再纳入项目建设。第三,关于部分农户地少但有种植需求的情况,决定利用集体耕地进行置换,保证农户在项目建设范围外的耕地种植农作物。
  这场辣味满满的协商会后,各方都满意而归。如今,哈扎村“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正按照规划稳步推进,两难问题解决,村“两委”悬着的心也终于落地。众人的想法汇聚成共识,那就是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助推全村实现乡村振兴。
  

“议”出山区群众幸福路

  申都乡后家村坐落在岷县东部山区,距离县城45公里,高寒阴湿的自然环境,适合种植当归、黄芪等中药材和蚕豆、燕麦等小杂粮。但后家村的柳家沟、王家坡、轿沟梁一带道路崎岖难行,每年春种秋收季节,村民们在“一脚宽”的田间小路上肩扛背驮,吃尽了交通不便带来的苦头。打通这条“瓶颈路”,修一条宽阔且能通农用车的道路,成了当地3个社275户群众梦寐以求的心愿。
  后家村协商议事会把村民要求迫切的4条田间道路整修问题摆上了议事日程,在深入协商的基础上,做好做通了93户涉地农户的工作,准备由道路两侧土地使用者分别让出一部分土地用于拓宽田间小道。
  协商议事会后,随即展开修路工程。经过一周时间的努力,4条3米宽、总长4公里的田间道路如期竣工,不仅使群众从沉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而且加快了农业机械化进程,为中药材种植、采挖及拉运提供了便捷条件。
  “没想到这条一直修不通的‘一脚路’,通过集体‘协商’的法子修通了!真是让我们走上了平坦的‘幸福大道’。”后家村66岁的老党员后世荣站在新修好的路头,满怀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