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兴学强农育英才情系民生显胸怀
——记我国畜牧兽医教育的奠基人、国立兽医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前身)首任院长盛彤笙院士
2022年05月27日
字数:7,101
版次:03


  胡云安:甘肃农业大学党委原副书记,研究员,现聘任为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陈贵仁:甘肃农业大学校工会原主席。
  赵西玲:甘肃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原部长。
  
  2021年6月4日,是我国杰出的畜牧兽医教育家、科学家盛彤笙院士诞辰110周年纪念日。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无数中华儿女矢志不移、不懈奋斗,盛彤笙院士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历经坎坷、饱受磨难,却始终怀揣“改善国民食物结构、强壮一个民族”的梦想,艰辛探索,终生不渝。
  自1946年,盛彤笙首次踏上兰州这片土地后,就扎根祖国大西北整整坚守奋斗了33载春秋,先后参与创建了“两院两所”,即国立兽医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前身)、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医研究所、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他是我国现代畜牧兽医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先行者,最早提出了“划区轮牧、储草备冬、改良畜种、防重于治”的发展方针,指挥歼灭了西北畜群瘟疫;他是新中国畜牧事业恢复与发展的开拓者,提出的“大畜牧业”战略构想,对我国畜牧业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学生、我国著名草原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称盛彤笙为“不世出的奇才”。
  盛彤笙,这个名字早已镌刻在陇原大地上,他在畜牧兽医教育和科研事业的奋斗之路上,留下了一连串闪光足迹。
  

饱学之士,留学德国的双博士与“娃娃教授”

  盛彤笙,祖籍江西省永新县龙门镇盛家村。1911年6月4日,出生在湖南长沙。他的祖上是名门望族、书香之家,其曾祖兄弟双双为清同治进士。深厚的家学渊源、父辈的言传身教,造就了他坚韧、好学的品格。1922年,盛彤笙进入长沙教会学校雅礼中学学习,用的课本除了国文和中国历史、地理外,其他课程全都是英文教本,良好的英语和文化功底就此形成。
  1928年,盛彤笙考入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动物学系畜牧兽医专业。他刻苦钻研、勤奋好学,以常人无法可比的学习劲头,用3年时间就读完了大学4年的全部课程。同时,又考入上海医学院,并选定微生物学作为自己毕生所从事的事业。
  1934年,盛彤笙赴柏林大学留学。德国作为现代大学教育的起源地,鼓励学生转学、借读和选课,以便聆听各校知名教授的不同学术观点,从而达到兼容并蓄的目的。这给天赋过人、基础扎实、才华横溢的盛彤笙提供了更加宽松的学习环境与发展空间。
  随后,1934年至1938年,盛彤笙先后获得柏林大学医学和兽医学两个博士学位,可谓学业有成,并精通英、德、俄3种语言。课余时间,他游览了欧洲许多国家,领略了各地的民俗风情,大大开阔了视野。在德国4年的留学时光,对盛彤笙以后做人、做事、做学问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培养了他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管理风格。
  在欧洲留学期间,盛彤笙更看到了、也深刻感受到了畜牧业对强壮一个民族的重要性。他也深感自己的同胞终生劳碌,每人所能享用的资源却极其有限,民众的生活一直停留在非常困乏的状态。基于此,他和许多仁人志士一样,放弃了国外的优厚待遇,义无反顾地选择回国,并通过兴办教育、传播知识,来培养人才、造福民族。
  回国后的盛彤笙,先后在江西省兽医专科学校、西北农学院和中央大学执教。当年,中央大学有一批刚从国外回来的青年学者,他们思想活跃、精力旺盛、充满活力,均未满30岁即被聘为教授,如翁文波、胡祥壁、汤逸人、黄玉珊等人,学生们戏称他们为“娃娃教授”,而盛彤笙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被誉为“娃娃教授头”,名满全校。
  

创业西北,建立我国第一所国立兽医学院

  1946年,抗战胜利后不久,国民政府决定在兰州创办一所国立兽医学院,以开发大西北的草原资源,助力全国畜牧业发展。为此,盛彤笙得到了时任教育部长、也是自己曾在柏林大学留学时的同窗好友朱家骅的亲自点将。随后,盛彤笙一路西行来到兰州,筹建国立兽医学院,并担任首任院长。
  兰州,地处祖国西北内陆。当年,因交通阻隔造成经济较为落后,人民生活条件普遍艰苦。抗战结束后,许多内地知识分子都向着东南沿海奔去,而盛彤笙却反其道而行来到大西北。当时的兰州,封建势力猖獗,排外思想浓厚。盛彤笙虽人地两疏,手中房无一间、将无一员,且受限于国统区的政治风气影响,信息闭塞、物价飞涨、经费困难,但他丝毫没有退缩。他始终觉得,这里才是自己一展抱负的好地方。
  在盛彤笙等人的不懈努力下,于1946年10月1日新成立的国立兽医学院,在当年就依托兰州大学招收了48名新生。两三年后,几经周折,黄河之滨的小西湖畔就建起了一座雄伟壮观的综合性大楼——伏羲堂,并延揽师资、厘定章则,聘请了十几位留洋博士,购置了颇具规模的仪器设备。自此,国立兽医学院以崭新的面貌巍然屹立于金城兰州,人才济济加之优美学风令世人瞩目。
  1949年8月,兰州解放前夕,盛彤笙和员工们经常在深夜收听来自延安的广播,了解时局的发展变化情况,以便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当收听到解放军总部一再广播,要求蒋管区各单位负责人和广大群众保护好工厂、机关、学校以待接管,特别指名“国立兽医学院院长盛彤笙先生,我们很快就要打过来,请你保护好学校”时,大家更坚定了保护好学校人员和财产的信念。随着解放大西北的炮火声日益临近,兰州城内兵荒马乱。由于马步芳的部队多是骑兵,亟须兽医为他们服务,多次以“紧急命令”通知兽医学院及教职员工迁往西宁。盛彤笙没有离开学校,更没有离开师生。他镇定自若,有条不紊地组建了护校委员会,以保护校产。8月26日,兰州解放,师生们终于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校产完整地回到了人民手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器重盛彤笙的才学,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6次签署任命书,对他委以重任。1951年至1953年,他先后被任命为西北兽医学院院长、西北军政委员会畜牧部副部长和西北军政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西北行政委员会畜牧局副局长等职;1954年至1956年,他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学部委员(即院士),以及中国农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会长。
  与此同时,党和政府也高度重视兽医学院这份家业。1949年10月1日,既是开国大典又是兽医学院3周年校庆,西北野战军副司令员张宗逊一早就来到学校,和师生一齐“国校同庆”。更为难忘的是,1951年8月28日,西北军政委员会习仲勋副主席在参加甘肃土地改革工作会议后,专程来院视察,称赞兽医学院是“大西北的瑰宝”,并指出“盛彤笙是甘肃的宝贝”,希望盛彤笙等人为西北畜牧兽医事业的发展努力奋斗,勉励毕业生要为广大农牧民谋幸福。此时,中央人民政府对学院逐年增加经费划拨,大批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齐聚在伏羲堂前,其中包括:兽医病理学家朱宣人、动物寄生虫学家许绶泰、兽医内科学家蒋次昇、动物营养学家杨诗兴和彭大惠夫妇、兽医微生物学家廖延雄、养羊学家张松荫、养马学家崔堉溪和李林海、动物解剖学家谢铮铭、动物产科学家陈北亨、兽医传染病学家蒋鸿宾、草原学家任继周、英文大家张素我和黄席群等。后来,他们大都成了各自学科领域的奠基人,颇有建树。
  1950年12月,西北军政委员会决定将国立兽医学院改名为西北兽医学院;1951年底,随着西北农学院牧草科的并入,西北兽医学院又改名为西北畜牧兽医学院,隶属西北军政委员会畜牧部和教育部共同领导。
  1953年,在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火热实施中,学校的面貌也迅速得到改观,学院迎来蓬勃发展期,校园面积不断扩展,各学科人才济济,教学仪器设备充足,招生人数也迅速增加。当年,学院还在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是甘肃高校中第一个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高校,堪称亚洲一流的畜牧兽医高等学府。1956年,苏联派驻中国的农业部专家组组长、莫斯科兽医学院院长叶尔绍夫,在考察了我国十多个兽医专业教育机构后认为:唯一与莫斯科兽医学院相媲美的,是位于兰州小西湖的西北畜牧兽医学院。
  1954年《人民画报》十一月号和《西北画报》1954年第3期,都将西北畜牧兽医学院作为新中国的五年建设成就,向国内外作了专题介绍。1958年,西北畜牧兽医学院从兰州西迁至武威黄羊镇,与正在筹建的甘肃农学院合并,组建甘肃农业大学。1981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重新回迁至兰州安宁区营门滩办学。至此,一座以农科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高等学府崛起于黄河之滨。学校先后进入省部共建大学、国家重点建设的中西部百所高校和甘肃省高水平建设大学行列。目前,学校已累计为社会培养了13万余名高素质人才,校友中涌现出英国皇家科学院首位华人院士杨子恒,中国科学院院士尚永丰、陈化兰,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志标,加拿大皇家社会科学院院士甘延太,“中国十大科学之星”高彩霞等一大批杰出人才,成为省属院校培养院士最多的高校。
  

学界泰斗,攻克国内外多项科研难题

  盛彤笙学业精深,学贯中西。1936年,还处于留学生涯的盛彤笙就代表中国政府参加了在德国举行的世界家禽会议。1938年,又被派遣参加了在瑞士召开的第13届世界兽医大会。
  1941年,盛彤笙力克万难,来到迁至成都的中央大学畜牧兽医系任教。通过深度调查和病例分析及查找资料,他在世界上首次证实了我国川西一带流行的水牛“四脚寒病”是一种病毒引起的传染性脑脊髓炎,这一成果在全球顶级刊物《科学》上发表。这在当时犹如一道闪电,划破抗日战争大后方的夜空。
  新中国成立前,国内的兽医专业教材不多,盛彤笙先是将自己从德国留学带回的显微胶卷,译成《兽医细菌学》,然后又紧锣密鼓地编写了我国第一部《兽医细菌学实习指导》和《家畜尸体解剖技术》等,作为畜牧兽医专业教材。此外,他还与自己的高足——世界著名禽病专家、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朱晓屏合著的《兽医细菌学实习指导》,被各大学或农学院的畜牧兽医专业选用,两年中再版3次。1942年,他受命主编刚刚复刊的全国性《畜牧兽医月刊》,同时,还担负《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会讯》《中华自然科学社社闻》两种刊物的编辑与发行工作。这在抗战中畜牧兽医读物极度贫乏的情况下,为同道提供了发表科研成果和交流国内外科学情报的园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国很多地区的马都会患上马鼻疽,这是一种烈性传染病,流行甚广、危害巨大。盛彤笙通过抗菌试验,发现一定密度的磺胺嘧啶对马鼻疽菌具有杀灭作用,并发表论文《磺胺类药物对马鼻疽杆菌之效用》,国际上首度公开报道后,国内外学者纷纷将他的研究成果试用在马鼻疽病的治疗上,取得了显著疗效。
  壮美中华,立国以农。祖国西北,历来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地区。20世纪40年代,我国许多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都无法得到有效遏制,严重制约了畜牧业发展。盛彤笙在兰州工作期间,常年奔波在疫病防治第一线,数次深入青海、宁夏、甘肃等地牧区开展大量调查研究工作。他最早提出了“贮草备冬、划区轮牧、改良畜种”的主张,在西北牧区大规模推行,使我国畜牧业生产走上了科学发展的轨道,许多衰败的草地也恢复了水草丰美的勃勃生机。
  1950年,在盛彤笙的指挥和各省专业人员及西北畜牧兽医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甘肃河西地区扑灭了牛瘟;1951年,盛彤笙指导青海对牛群进行大面积注射牛瘟疫苗,阻止了牛瘟向更大范围传播;1951年,他协助宁夏开展了大规模的绵羊、山羊寄生虫病防治工作;也多次组织开展了扑灭猪瘟、口蹄疫、炭疽、猪肺炎等重大战役,1958年底,西北地区基本控制或消灭了危害牲畜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
  广袤的大西北,随处可见盛彤笙忙碌的身影,他和同仁们奏响了一曲曲振兴畜牧业的壮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师生们对学院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盛彤笙时常激励同学们:“我们学习兽医科学,就是要增加皮毛乳肉的产量,使全国同胞都能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让全国的人每天有半斤奶、一枚蛋,每人有一件毛衣、一双皮鞋,大家都能享受畜牧业之惠,做一个健康强壮的中国人,做一个有尊严、有品位的中国人,希望同学们坚韧勇敢地担当起来。”
  1954年,盛彤笙调任中科院西北分院筹备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委员,主持筹备工作。随后,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兰州物理室、中科院地质研究所西北地质室、中科院大连石油研究所兰州分所、中科院地球物理所西北物理观象台、西北兽医室等5个研究单位和中科院图书馆兰州分馆相继成立。此后,大批科技人员从全国各地陆续来到兰州,为中科院西北分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远见卓识,“大畜牧业”战略构想的首倡者

  盛彤笙作为一个科学大家,总是能以他那深邃的思想和那渴望国家富强、心系百姓疾苦的宽阔胸怀,以非凡的眼光洞察和预见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盛彤笙就以一个专家特有的责任感,于1949年10月邀请在兰州的畜牧兽医界人士座谈,提出了10条西北畜牧兽医工作的总体方针和详细措施,分别向中央和西北局进言,主要有:请在西北人民政府中设立畜牧部,西北各省人民政府设立畜牧厅,各县人民政府设立畜牧科;召开全国畜牧兽医业务和教育会议;请在西北增设毛纺厂,或令津沪毛纺厂迁来西北;请在甘肃增设洗毛厂和洗鬃厂;设置兽医防治网;筹建乳肉罐头工厂及冷藏运输机构;厘定各种畜牧兽医法规;等等。这些建议与政府的思路、人民的需求不谋而合,不久西北军政委员会设立了畜牧部,西北各省也相继设立了畜牧厅。此后,国家在西北建设了多个毛纺厂和冷库,省、地、县也相继建立了畜牧兽医工作系统。盛彤笙的前瞻性建议,几乎都被陆续采纳,变为现实。
  针对“六亿人民搞饭吃还难以解决温饱”的现状,盛彤笙另辟蹊径,于1963年在北京全国农业科学规划会议和全国政协会议上多次发言,提出向畜牧业进军,丰富肉、蛋、奶等食品,改进食物结构,使蛋白质的需要趋向于满足;只有人民的营养水平显著提高,体质才能大为增强,吃饭问题也就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同时,希望政府重视发展南方山区畜牧业,以促进农业早日过关。
  根据我国人民生产、生活情况及世界畜牧业发展的趋势,盛彤笙还多次建言,80年代应重视发展城市畜牧业,在城镇周边建立较大型的奶牛场、养猪场和养鸡场等,以此增加人民群众食物中肉、蛋、奶的比重,改善民众生活水平,提高身体素质。
  “文革”中,我国在发展畜牧业方面还存在一定思想阻力,但盛彤笙宁可遭受不公正待遇也力排众议、据理力争。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他于1980年提出,畜牧业产值达不到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就不可能实现农业现代化。同年,他还指出,我国发展畜牧业潜力很大,可现在远远没有地尽其利、物尽其用。他表示,“世界上只要是植物能够生长的地方,就能够饲养牲畜”。他反对当时流行的“粮食过了关再发展畜牧业”的说法,认为现在粮食越吃越多,乳肉却越来越少,生态陷入了恶性循环。
  盛彤笙还认为,在树立“大农业”和“大粮食”观点的同时,应尽快落实“大畜牧业”战略构想,加快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步伐。他撰写的《应当树立“大畜牧业”思想》《畜牧业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在畜牧业发展中解决饲料问题的途径》等文章,后来均被公开发表。他的这些宏大战略思想和理论观点,助推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2009年,他被授予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三农”模范人物荣誉称号。
  

孜孜以求,奋其余生惠学人、育英才

  学为宗师,人为楷模。面对坎坷的岁月、特殊的年代,盛彤笙对祖国、对事业一直怀揣赤诚之心。
  1959年起,在盛彤笙顶着“右派”帽子的情况下,夫人邹东明(毕业于中央大学美术系、师从著名画家徐悲鸿)依旧配合其开始翻译兽医名著《家畜特殊病理和治疗学》。他们夜以继日、历经数年,最终把这部流行于全世界的德文经典著作翻译成中文,分《家畜传染病学》《家畜内科学》上下两卷出版。令人遗憾的是,囿于历史原因,这部盛彤笙完成的译著未能署名。
  “文革”中,盛彤笙没有动摇对祖国、对事业的赤诚,他忍着心中的苦楚,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忠贞意志和顽强毅力默默奉献,在艰难岁月里留下了坚实足迹。他孜孜以求,翻译出了德国贝尔等合著的《家畜的传染病》一书,以及各种文献资料上百万字,这为全国的畜牧兽医工作者提供了最新参考书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盛彤笙恢复学部委员职务,并被聘为国务院学科评议委员会委员兼小组召集人。已是体弱多病的盛彤笙,非常珍惜这一宝贵工作机会,他向组织表示:俾能奋其余生,为四化尽其绵力。
  1979年起,盛彤笙又先后主持编纂了《中国畜牧兽医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兽医学部分。同时,他又审校了《德汉动物学词汇》一书。为了确保著作质量,他翻阅了大量中外资料求证;为文字表达准确,又逐字逐句推敲,在审核稿件时,一定要找到各个词条的原文,逐个进行认真订正。这三大著作涉及业务范围广、科学性强,是中、外文字水平和专业水准要求极高的著作。盛彤笙的书稿因渊博的学识、深厚的文字功底和流畅的文笔,为出版家和同行所称道。
  1987年5月9日,积劳成疾的盛彤笙与世长辞,终年76岁,新华社以《著名兽医学家盛彤笙在南京逝世》为题发专电报道。虽然他的人生谢幕了,但他的精神却长留人间,在一切他工作过的地方,永远珍存着他的睿智和品格。
  盛彤笙和无数杰出的中华儿女一样,都是铁骨铮铮的民族脊梁。他的一生都在为我国的畜牧兽医事业而努力奋斗,体现了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他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实现自己由来已久的一个心愿:国人体质孱弱,决心改变国民食物结构,使每个同胞都能有乳蛋肉食的营养、毛呢皮革的衣着,来享受现代人应有的体面生活。我们深切缅怀他们的丰功伟业,继承他们的奋斗精神,就是对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最好的献礼。
  臻进人类健康,裨益国民生计。此时此刻,回顾70余年的办学历程,盛彤笙所创办的甘肃农业大学,为新中国培养本、专科和硕士研究生及各类短训人员,直接推动了西北畜牧兽医事业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写下了中国农业高等教育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当前,在奋进新征程的道路上,一代代甘农人将继续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勇担立德树人、强农兴农的使命,紧盯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以改革添活力,靠发展强实力,扎根陇原、潜心稼穑,勤奋耕耘、倾情为民,为高质量推进农业现代化、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而接续奋斗、再谱华章!
  (原文刊登于《人文甘肃》第九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