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隐居情怀
2022年01月26日
字数:1,020
版次:03
□ 杜学峰
青山环绕、溪流飞涧、鸟鸣幽谷……每个人的心中都藏着一个桃花源。忙碌的工作、喧嚣的街道、浑浊的空气,让都市人时刻想要逃离,想找个清幽的地方,让心灵隐居起来。其实,在古代,就有一些文人拥有这样的隐居情怀。
天性爱自然者,淡泊名利、清静无为,用深居简出来修身养性。此类人选择隐居,可以在自由逍遥中领悟人生。庄子曾经做过漆园小吏,此后便一直奉行隐居不仕的人生宗旨,转而清净著述。楚威王曾派两位使者去拜访庄子,邀请他参与管理楚国政事。庄子都说自己宁肯为泥里嬉戏的龟,也不愿为庙堂之龟,拒绝了楚威王的邀请。
恬然自足者,甘心淡泊、知足常乐。林和靖是博学之士,他一生不求富贵,不仕不娶,隐居于杭州西湖孤山,以种梅养鹤为乐,人称其“梅妻鹤子”。相传,他在居所前后种了360多株梅,以卖梅维生。他的咏梅诗也写得很是漂亮,“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他的千古佳句。林和靖的鹤经过驯化,能通人性,据说还会买菜报讯。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吟咏游玩,林和靖的隐士做得可谓地道漂亮。
世事逼迫者,是隐士中的大多数。陶渊明做过十多年的官,也曾怀抱济世志向,想要一番作为。然而,做官期间,他常常不得不做一些违背自己心愿的事,反复四次出仕归田,终是“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终于归园田居了,虽然要“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但是能心无羁绊,况有乡间纯朴的邻人,有采菊东篱的兴致,有悠然见南山的诗意,还求什么呢?
以退为进者,今人认为是高手。他们借世人对隐士的尊崇心理,以出名来获得入世的捷径,以隐居的声望来待价而沽。诸葛亮隐居襄阳隆中,广交名士、声名远播,终于等来了刘备三顾茅庐。唐代卢藏用亦是如此,成语“终南捷径”说的便是他的出仕巧计。卢藏用有才,却屡试不中,于是选择隐居于接近长安的终南山,当时人戏称他是“随驾隐士”。
每个文人心中都有一个桃花源。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佳山秀水一直是隐居的首选之地。青山、绿林、幽湖、茅舍、白描之间勾勒出一幅中国式山水隐居图。介之推带着母亲隐居绵山;王冕隐于九华山,有茅舍三间;刘严隐居于金华山;郭文泛舟湖上。在自己的天地中悠然地行吟,随心所至之处无旁人能觅,难怪贾岛《寻隐者不遇》时,得到的答复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隐居的生活是清雅的、随意的。琴棋书画是日常之必备,植养锄钓是闲暇之消遣,再者游历,再者访友。隐居的人生也许是寂寞的、清贫的、散淡的,却也是逍遥的、清净的、恬淡的。但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未隐居安知隐居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