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2021年12月17日
字数:1,930
版次:03

□ 郑小平


  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开创性提出了“两个确立”,系统性总结了“四个历史时期”的伟大成就,全局性概括了“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这既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更是新时代新征程的全民行动号令。当今,我国处于不可逆转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交织影响,国内外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更具非凡意义。眼下,如何结合《决议》精神加强本职工作,将《决议》要求贯彻落实到具体的科研教学管理当中,是高校每一名教师和管理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今年年初的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提出“树立正确党史观”的重要观点。这一观点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的继承发展,又富有现实针对性,为党史学习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根本遵循。高校作为青年人才的培养单位,教育学生树立正确党史观,是思政课的主要内容,有助于培育品格健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是坚持唯物史观是坚持正确党史观的根本遵循。唯物史观是共产党人认识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看待党的历史,就可以清晰认识到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性,因为共产党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器,能够深刻认识到,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人类社会总是按照自身规律向前发展,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谁能认识规律、把握和运用规律,谁就能掌握历史主动。中国素有深厚史学传统,强调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不仅深受优秀史学传统的滋养,而且信服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鲜明指出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的前提,现实的个人是历史的、具体的人,不同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不同的个人;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不同时代的物质实践条件决定了不同的思想观念。这不仅让唯心史观威风扫地,更让我们眼界为之一宽,能科学分析人类发展大势和世界风云变幻。毛泽东同志深谙此道,撰文《如何研究中共党史》,强调运用“古今中外法”,指出“研究中共党史,应该以中国做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富有创见的大量论述,坚持和发展了唯物史观,是树立正确党史观的根本遵循。
   二是要把握党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是坚持正确党史观的应有要义。大党百年一路走来,犹如大江入海,奔腾不息。只有把握住历史前进的方向,站在正确的一边,才能乘风破浪,浩荡前行。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两大历史任务而进行的不懈奋斗,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围绕这一主题主线展开的党的不懈奋斗史、党的理论探索史和党的自身建设史,就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本质。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准确把握党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就要坚持以中国共产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三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正确对待党史上的人和事,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
  三是要树立大历史观是坚持正确党史观的目标任务。大历史观要求以高远的历史站位、宽广的国际视野、深邃的战略眼光,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问题置于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人类社会发展史中来观察、来把握,真正做到“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用这样的历史观来看待党的历史,就会极大深化我们对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取得的历史成就、做出的历史贡献的认识,就能增强思想认同、价值认同,就能推动师生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历史进程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不断增强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信念。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成就、历史贡献,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让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而且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不仅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而且为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中国方案。
  历史的延续、文明的传承、事业的开创需要一代又一代不懈奋斗。高校师生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把握历史发展大势,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作者系省政协委员、兰州工业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