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敦煌党河大桥二百年建桥记
2021年10月18日
字数:2,406
版次:03

□ 孙 宏




  党河是敦煌人民的母亲河,发源于祁连山,汇归于北湖。主要依靠冰川雪山融水补给。由于冰川雪山融雪受温度和季节影响大,总是“夏涨大于江,秋涸小于溪”。“夏涉水涨,几至灭顶;冬涉水凝,若陷利刃”。而且“河湍沙深,为桥辄圮”。两岸百姓一直苦于往来涉水,只有望洋之叹!
  清嘉庆八年(1803年)敦煌人童荣出资在党河上建桥。最终因为工程艰巨,资金物资耗费量大,建桥施工技术要求高,工程被迫停工。
  道光十一年(1831年)冬,许乃穀从山丹调任敦煌第38任知县。许乃穀,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曾与林则徐唱和赠答,著有《瑞芍轩诗钞》。他上任第二年便开始谋划准备建桥事宜。根据道光十年(1830年)苏履吉知县普查记载的数据:当时敦煌有2448户,20840人,没有多少商贾大户。通过各方努力,共筹到建桥资金1840两。道光十三年(1833)正月,许乃榖下令开工建桥。首先,选入水耐泡不朽的沙枣木制作成笼子,再用一定比例的砖石草土填实,外面再护上松木、毛柳和白刺,层层堆积垒砌成8个桥墩,分成4洞。然后在桥墩架上木头,木头上再铺上掺合好的秸土。建好的桥高一丈五尺,宽五丈余。在东西两端再竖立木柱,凸现出桥的美观完整大气。大桥得名“柳桥”。这是清代敦煌移民建县以来修筑的第一座桥。
  道光十五年(1835年),许乃穀升任安西直隶州牧。张锡田接任敦煌第39任知县。道光十九年(1839年)夏,由于“河之岸底尽沙,水注流沙,根基难固”,柳桥被洪水冲垮,两岸百姓再次面临交通阻断之苦。张锡田即刻上手,组织重修。据《代申常典修党桥碑记》载:及继修时,土石瓦砾,荆棘错杂其中,基址渐固矣。因分十二有洞,以杀水势,断木为椠,犏木为板,角构连,回环系属。即成,榜曰:十二连桥。基础桥墩和桥面的用料和施工方法都做了较大改进,桥洞由四洞增加为十二洞。名字也由“柳桥”改为“十二连桥”。这是党河上建起的第二座桥。
  咸丰四年(1854年)夏,党河洪水暴涨,十二连桥“漂没无存,行者苦之”。当年岁末,申常典(清拔贡举人)任敦煌第44任知县。咸丰六年(1856年)四月初四,申常典和众邑人士选择开工建设新桥。该桥用时36天即告竣工。新的党河大桥最重要的改进是处理桥墩基础。改十二连桥为十洞,计长二十丈,竖柱二十二根,河八尺,外高一丈,宽一丈六尺,以木板围以长栏,大桥两岸用石头和柴刺镶嵌,东西再建绰楔两座,比以前更加坚固壮观。这是党河上建起的第三座桥。
  光绪四年(1878年)夏,洪水再次冲毁党河大桥。当时第50任敦煌知县凤庚(字雨村)在敦煌刚刚任知县半年,对重新修筑党河大桥丝毫没有怠慢。凤庚根据众邑人士建议,重点对处理桥墩基础和用料做了改进。采用以石建基,以木作梁的基本措施。以“木脚入水易朽,改木为石,特当时觅石有限,故周围镶以巨石,中实以碎”的具体施工方法。凤庚在敦煌任县不满两年时间,主持重修党河大桥没有立碑,也没有留下记载,但继任修桥者把这一段事迹记录了下来。
  光绪十六年(1890年)夏,“河水盛涨,碎石冲溜,围石倾欹,桥又坏”。第56任知县张祥会(今河南人)主政敦煌。张祥会体恤民情,考虑到重修工程“或费千余缗,或费二千缗,工役仍责之丁户”。又“念民力凋敝,若照前捐摊户商实有不逮”“立意不累民间一钱”修建起党河上第五座桥。
  光绪廿四年(1898年),第59任知县张元森(今陕西人)主政敦煌。1898年6月,“木梁坏,桥有圮”。张元森哀民生之多艰,命由时任典史贺光德全权负责修桥工程。不但不累民间分文,并且施工期间,监工、工匠全部发给口粮。第六次党河大桥重修工程竣工后,全县绅士农耆百姓推举时任敦煌儒学巡导郭铸嘉先生作《重修党桥碑记》。
  民国十五年(1926年)3月,朱恩荣任敦煌县县长。民国十六年(1927年)7月,山雨暴发,河水猛涨,党河大桥复尽被洪水冲毁。朱恩荣决定8月动工建设。施工期间,对桥墩基础做了大的改进,掘河底七八尺,垫漫卵石,然后立柱。柱周围笼罩沙砾石囊,再压上树枝茨草,防止大水冲刷。若遇洪水冲激,桥墩不摇,桥才能稳固不毁。桥西备退水闸一道,开挖退水沟,以减消水势,减少洪水对桥的冲激。桥东西两端再各建两座牌楼,东西正面题“党桥”,东牌楼内题“鳌背同登”,西牌楼内题“虹霁乍现”。横桥下居中,木刻水兽一,仰首南望,蜿蜒欲活,是蠕腹(《升庵外集》“龙生九子,不成龙其六,曰蠕腹”。故立于桥柱是也。)之象。重建工程用水款千余元,用工八千余,历时2个月,当年10月竣工。这是党河上建起的第七座桥,一直使用到上世纪60年代。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在修筑南疆公路时,党河上架起了一座较为正规坚固的木结构公路桥。此桥全长80米,宽4米,40孔,桥面两边有高1.5米天蓝色木栏。从1945年一直用到60年代初。这个时期党河上有两座不同风格的木桥,朱恩荣县长修的桥在南,南疆公路桥在北,基本满足了当时敦煌百姓通行。这是党河上建起的第八座桥。
  1960年,红当公路贯通在南疆公路木桥位置上,党河上建起了第一座钢筋混凝土大桥,桥长51米,宽6米,6孔。结束了党河架木质桥的历史,可满足载重汽车、拖拉机等机械设备通行。这是党河上建起的第九座桥。
  1979年7月,祁连山连续降雨,引起山洪暴发,党河大桥第八次被洪水冲毁。1981年,省工路局修建6孔钢筋混凝土大桥,桥墩采用灌注桩基础,桥面采用连续工字梁微弯板。桥长100米,宽12.5米,双向两车道两边设有非机动车道,钢筋水泥材质栏杆,当年10月竣工,极大的改变了交通条件。这是党河上建起的第十座桥。
  2005年,西库公路建设项目实施,党河上建起了月牙泉大桥。2007年,党河风情线建设项目实施,又建起了白马塔大桥。景观大道、215连接线、敦格铁路和敦当高速等项目实施,又相继建起了几座大桥,彻底满足了各种交通需求。
  从乾隆廿五年(1860年)年敦煌建县,到宣统三年(1911年),清王朝在敦煌共任命了68任知县,民国时期有30多任县长。其中清代6任知县和民国一任县长践行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党河大桥是一项百年民心工程,从清代的许乃榖到民国的朱恩荣,每一任建桥者都践行了恤民情、惠民生。他们真心为民的炽热情怀,值得后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