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国宏
上海机器工会临时会所遗址
1920年10月3日,江南造船所、杨树浦电灯厂、厚生铁厂、东洋纱厂、恒丰纱厂等厂的80名机器工人,在上海市霞飞路渔阳里6号(今淮海中路567弄)召开上海机器工会发起会。1920年11月21日,在白克路207号上海公学,上海机器工会召开成立大会。全国第一个工会组织——上海机器工会正式成立。成立工会组织的起因
上海是我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自然也就成为工人运动的摇篮。20世纪初,经过多年的发展,上海工人阶级的力量日益强大。此时,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开展学生运动认识到,仅仅依靠学生运动的力量来开展革命、推动社会变革,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强大作用。1920年5月1日《新青年》杂志第一次出版了“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专刊,第一次刊登了由工人作者撰写的多篇文章。这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的革命意识已经开始苏醒,并且首次向全国、全世界“发声”。中国共产党的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陈独秀,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启蒙者之一李汉俊,与陈独秀、李汉俊一起酝酿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新青年》编辑陈望道等人,在创办“工人半日学校”对工人进行启蒙与教育过程中,深深地感悟到,号召有觉悟的工人联合起来,组织真正的工人团体势在必行。此时,广州、上海等城市出现了众多自称代表工界的各种团体,只是这些团体较为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体系与统一管理,因此也就没有显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针对这一现状,陈独秀在《劳动界》上发文指出,工人要想改变自己的境遇,不结团体肯定是不行的,像上海现时这样的工人团体,就算再结一万个也都是不行的。那些工会一大半是下流政客在那里出风头,旧的工会工所一大半是店东工头在那里包办的。“机器工会”名称的由来
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第一个工会组织为什么起名叫“机器工会”?据相关资料记载,主要原因是:当时机器化生产开始普及,产业革命已经兴起,与原来码头工人等主要依靠体力不同,机器工人有一定的技术性要求,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因此成为工会组织首先要团结的群体。而党领导的第一个纯系工人组成,真正代表工人利益的新型工会——上海机器工会,恰恰是由江南造船厂的锻工李中和杨树浦电灯厂的钳工陈文焕两位工人代表首先发起的。机器工会成立过程
经过多时筹备,1920年10月3日,上海机器工会在霞飞路渔阳里(今淮海中路567弄)6号召开发起会。到会的除江南造船厂、杨树浦灯泡厂、厚生铁厂、东阳纱厂、恒丰纱厂等发起人80名,陈独秀、杨明斋、李汉俊、王平、吴溶沧等6人以参观者身份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由筹备会书记李中任会议临时主席,他在会上报告了机器工会的筹备经过;提出发起本会的宗旨是“谋本会会员的利益,除本会会员的痛苦”,并明确指出上海机器工会不同于以往的行业工会,在努力达到本会宗旨的同时,工会要做到“五不”:第一,不要变为资本家利用的工会;第二,不要变为同乡观念的工会;第三,不要变为政客和流氓把弄的工会;第四,不要变为不纯粹的工会;第五,不要变为只挂招牌的工会。